12月11日,本學期《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開展了兩項實踐教學活動比賽,分别是第四屆“明德解行立志 鑄就無悔青春”演講比賽決賽及第一屆“我心中的思政課”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大學生微視頻制作比賽,該兩項實踐教學活動均在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大思政實踐教學育人基地舉行。
圍繞《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相關章節或專題,以及《大學生思想熱點面對面》涉及問題,制作短視頻、微電影,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運用長視頻和短視頻方式呈現思政課的教學内容或思政課學習中的故事,回應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思想困惑,通過創新傳播手段和話語的方式,推動理論傳播“話語破壁”、“作品出圈”,形成“光影育人”、“彩色思政”的獨特效果。活動以文華在線作為技術依托建成實踐教學平台“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平台,要求學生制作微視頻創新實踐教學形式,以新時代偉大變革這一重要曆史和實踐背景,
初賽從10月開始,曆時兩個月,共計有全校100多個行政班同學形成拍攝團隊提交視頻,主題豐富、剪輯手段多樣、學生參與積極性強,視頻内容從武漢新時代發展成果的空軌介紹、蘿蔔快跑介紹到學生生活真實案例反思,例如反間諜活動、反網暴,再到勵志校園生活拒絕擺爛主題,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德法教研室主任羅玮老師組織老師們進行審核選拔,最終優23部作品入圍決賽。決賽評選由馬院德法教研室老師們根據視頻介紹、視頻結構、拍攝質量等方面綜合打分,最終評選出獲獎視頻的作品。
作為傳統“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實踐教學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明德解行立志 鑄就無悔青春”演講比賽,旨在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深刻感悟校訓,達到學思踐悟,知行合一的效果。經過班級賽、複賽、半決賽的層層選拔,最終來自2024級各學院的10名同學和一名退伍軍人脫穎而出進入決賽。
通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反映了我校馬院德法教研室教師和老師們的實踐創新能力,教師夯實教學基本功,與學生一起推動信息技術賦能教育教,提高課程教學的獲得感,打造有深度、有溫度、有參與度的品牌實踐教學。

(教研室主任羅玮老師緻辭)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德法教研室主任羅玮老師緻開幕詞。羅主任表示,“明德解行立志 鑄就無悔青春”演講比賽是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思政課改革創新的特色項目之一,通過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深刻感悟校訓、多維度參與課程、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文化素養及綜合能力。比賽的根本目的在于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主渠道的作用,踐行明校、明師、明生的初心使命,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在層層選拔賽中,我們看到同學們結合曆史、新時代、榜樣人物等元素展開思考。羅主任希望同學們能立足新時代,書寫自己明大德、立大志、成大才、擔大任的青春篇章,彰顯青春風采,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中貢獻青春力量。
選手們依次演講,他們以青春昂揚的姿态诠釋了武院學子的青春之姿,他們以慷慨激昂的演講為我們挖掘了身邊的榜樣力量,展現了他們心中對于“明德”“解行”“立志”與“青春”的深刻理解。來自管理學院的華心妍以《不負盛世 創造精彩》為題進行演講,她從學校生活出發,在自我迷茫的反思中找到了身邊的榜樣力量,以優秀的學長學姐為榜樣,激勵自己和同學們,把握當下,書寫自己未來的無限可能。
來自金融與經濟學院的退伍士兵李儒玥作為特邀選手講述了軍營生活。一身亮眼的軍裝,挺拔飒爽的身姿,為我們娓娓道來她在軍旅生活中的擔當與使命。李儒玥同學作為一名退伍通信兵,向大家介紹了他們在無聲的戰場上,跨越了空間與時間的距離,為祖國的強軍事業展現了他們的使命與擔當,她呼籲同學們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承擔好新時代的責任,去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經過兩個小時的激烈角逐,來自會計學院的周俊妍獲一等獎,來自法學院的韓雨辰等四位同學獲二等獎,來自管理學院的華心妍等5位同學獲三等獎。特邀選手李儒玥獲特别勵志獎。

(李運祥教授總結)
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李運祥教授作總結講話。李教授用三個“度”對本次活動作出了精彩點評,他指出活動舉辦“有高度”,貫徹了黨的思想主張,青年強國家強;活動内容“有廣度”,青年心中有榜樣才會有目标,同學們以豐富多樣的形式展現了他們心中的榜樣力量;活動意義“有深度”,能夠啟迪思想,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最後,李教授再次點明了活動的主題,希望以“明德解行立志 鑄就無悔青春”激勵同學們從此刻做起,在青春中綻放自己的光彩。

(合影留念)
第四屆“明德解行立志 鑄就無悔青春”演講比賽至此圓滿落幕,活動雖然結束了,但創新的實踐教學形式帶來的思考及意義是深遠的,相信同學們會帶着本次活動中的感悟,在未來的大學生活更好地明德、解行、立志,書寫自己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