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教授走進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明德講壇”,為師生帶來《奉獻對人類和地球都健康的飲食》專題講座,分享過去幾十年在水稻研究領域的奮鬥曆程,解讀他的科研成果。
張啟發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是我國著名的植物遺傳和分子生物學家。他長期從事水稻功能基因組與遺傳改良和綠色農業研究,提出“第二次綠色革命”,推動“綠色超級稻”的培育和産業化,是我國植物基因組和農業生物技術主要先驅者和帶頭人之一。

張啟發教授作報告
講座現場,張啟發教授立足國際局勢和我國基本國情,向現場師生分析糧食安全理念的演進。他着眼于當今世界不斷增長的糧食總需求和糧食生産與環境的可持續性,指出當前目标是要提供豐富的對人類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為了人類和地球的健康,建立一個公平的、可持續的、惠及所有人的全球糧食系統。”他引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巴黎協定》等文件内容,結合世界相關前沿科研成果向師生介紹對人類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
除了宏觀目标,張啟發教授還用大量數據直觀展示,攝入高鹽、低全谷食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高糖易消化的精米白面導緻各類健康問題頻發。
作為“第二次綠色革命”的提出者,張啟發教授在講座中分享了他與團隊研發“綠色超級稻”的故事,講述它所代表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綠色發展育種新理念,“高産、高效、生态、安全”的栽培管理方式,“少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優質高産”的目标。他還與學生中場互動,詢問大家對于湖北本土小龍蝦的了解,同大家交流蝦稻共生的綠色農業,用“雙水雙綠”重塑“魚米之鄉”。
針對講座一開始提出的食品健康問題,張啟發教授給出了他的答案:主食全谷化,黑米主食化。他指出,主食要承擔起提高營養健康水平的使命,堅持綠色種植,培育更營養的優質稻米是關鍵。他現場展示了帶領團隊最新研發的黑米産品,系統分析了“米飯型全谷黑米”對比精米的優勢,呼籲從主食出發貫徹“大健康理念”,以基因組精準營養治未病,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講座結束後,張啟發教授邀請師生現場品嘗他的科研成果“全谷黑米飯”,并就黑米主食的推廣普及和種植問題與師生交流互動。

師生互動交流
我校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師生代表共同聆聽講座,劉熾平報告廳内座無虛席。

講座現場
校黨委書記陳祖亮教授主持講座。他對張啟發教授表示熱烈歡迎,稱贊他既是經師,更是人師,是名副其實的“大先生”。感謝他來到我校傳播思想,播撒智慧。他說,這場講座深入淺出,有理有據,娓娓道來,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師生展示了綠色農業研究。講座字裡行間透露着家國情懷,展現了一位科學家對科學研究的執着精神、把工作和研究作為信仰的品質,體現出真正把增進人民健康、增強民族體質當做終身事業的人民情懷。他希望我校師生通過這場講座,學習張啟發院士滲透在學術報告中的科學精神、人民情懷和寬廣的學術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