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黨員教師革命傳統教育和黨性教育,2024年7月13、14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全體老師到貴州省息烽集中營革命曆史紀念館、遵義會議紀念館等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開展學習調研活動。
息烽集中營是國民黨時期三大集中營之一,其前身是國民黨南京陸軍監獄在此設立的秘密監獄。在息烽集中營,先後囚禁過許多共産黨員、抗日愛國将領、進步人士和愛國青年等1200 多人,人們熟悉的“小蘿蔔頭”宋振中及父母曾被關押在這裡,愛國将領楊虎城将軍曾被關押在這裡。在這裡,我們了解到宋绮雲、許曉軒、黃顯聲等革命先烈們面對酷刑時展現出來的堅貞不屈、大義凜然壯舉。對于思政教師來說,不僅是一次深刻的曆史教育,也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次深刻理解和體驗。息烽集中營的曆史告訴我們,盡管面臨極端的壓迫和苦難,但共産黨人和愛國志士們依然堅守信念,展現出了不屈不撓的鬥志和對民族解放事業的堅定執着。這種精神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了在困難面前,各民族要團結一緻,共同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奮鬥。這段曆史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它體現了在艱難困苦中,不同民族的人民團結一心、共同抗争的精神。
參觀息烽集中營,思政教師可以從中感悟到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理解到在曆史長河中各民族共同經曆的苦難和鬥争,以及今天團結一緻、共同發展的必要性。這不僅是對曆史的回顧,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激勵着我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7月14日3044am永利集团3044noc教師們繼續參觀了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老城紅旗路80号遵義會議會址。1935 年1月15 日至17 日,遵義會議(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就在主樓樓上原房主的小客廳舉行。在黨的曆史上,遵義會議是一次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這次會議确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領導集體。這次會議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曆史關頭召開,确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确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确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啟了我們黨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的新階段,在最危急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通過參觀學習,我們深刻認識到,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一部壯麗的史詩,遵義會議,是這部史詩最為絢爛的篇章。偉大的長征和遵義會議,給黨和人民留下了無比寶貴的精神财富。偉大的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精神,是激勵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努力奮鬥的力量源泉。作為思政課教師,我們體會到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認識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重要性,以及在困難面前敢于攻堅克難、團結奮鬥的精神。我們也感悟到遵義會議精神的豐富内涵:堅定信念、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民主團結等這些精神内涵曆久彌新、永不過時,對于培根鑄魂、守正創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增強了政治認同和曆史自信:遵義會議精神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财富,有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人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通過參觀息烽集中營和遵義會議紀念館,思政教師可以深刻感悟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強化個人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參觀學習,新思想教研室教師們可以進一步強化個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這些感悟,思政教師不僅能夠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還能夠将這些寶貴的精神财富傳遞給學生,培養他們的曆史責任感和愛國情懷。今後教學中我們将研修中的所見所感轉化為教學的鮮活素材,可以将參觀息烽集中營和遵義會議紀念館的相關内容在結合教學内容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探索更多将紅色精神與學生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教學實踐路徑;将紅色教育融入教學,可以将遵義會議精神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學習黨史,增強對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培養具有正确價值觀的新時代青年,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我們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深入領會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傳承紅色基因,赓續共産黨人精神血脈,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在亂雲飛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風險挑戰面前砥砺膽識,激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信心和動力,堅定不移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譜寫更加宏偉壯麗的篇章。